贝壳公益张文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文章来源:       时间:2020年11月20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张文勇校友导师 第二届公益班校友
现任贝壳社会责任经理

引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语出《论语·子罕》一文,大意为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这也可以诠释本期采访人物张文勇在公益路上所追逐的状态,让我们一同走近本篇采访人物张文勇,看看他在公益道路上的努力和对于公益的思考。

如何改变世界

张文勇的公益之路像是一颗公益种子的萌发和成长,在他的大学期间深圳一机构曾经来到学校开展NGO相关的知识培训,这个活动让他了解到原来我们所遇到的社会问题还有第三方力量可以解决,与此同时他获得了机构赠与的一本书《如何改变世界》。他开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同时积累了很多公益经验:大学投入很多精力在学校红十字会救护部,加入珠海市防灾减灾救护大队,随珠海红会培训部老师到各地协助开展救护培训等等。这些经历让他觉得加入公益班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北上求职

人生总有一些事情难以用经济人假设维度来衡量价值,只是单单源于“想做”,想在社会把我们修剪成同一个样子之前,做些不一样的改变。改变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公益正是张文勇认同的那一种:社会的发展需要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平衡,公益比较好弥补政府失灵、企业失灵等“财富”分配问题,从而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2014年他在深圳慈展会实习完后,他想对比南北公益氛围是怎么样的,验证一下前辈和老师说的北京可能有更多的选择和不一样的体验,加上当时十几位公益班2.0同学都想去北京实习工作,于是就一起开启了北京求职旅程。

机缘巧合,张文勇在京的第一份实习是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财务部工作。他谈到那是一段很不错的经历,帮助了他快速了解机构的情况,从资金的流动看到机构的发展趋势,并且从数据中发现了一些在项目执行中看不到的点。而与“益路同行”项目相遇,是因为当时中国扶贫基金会有一个公益产品需要岗位负责与中国石油合作发起的公益资助APP运营工作。主专业是电子信息的张文勇觉得能将原专业知识与公益慈善结合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挑战,于是选择了在此就职。在访谈中了解到张文勇在北京工作五年的经历,能深刻感受到他对北京的深厚的感情。北京更多元的生活方式,让梦想和向前的探身都有抵达的可能。这座城市的魅力也让他渐渐靠近向往的生活状态——充实而满足。

“益路同行” 项目负责人之路

“益路同行”是专注于小额资助的公益平台(APP、小程序),定位是实现普通人梦想。它类似于一个公益天使人的角色,通过运用“互联网+”公益模式,无需用户捐赠资金,只需为自己喜欢的项目点赞,即可获得企业提供的配捐资助支持。正是这样的“点赞公益”模式,降低了公众的参与公益的门槛,使一般人的公益梦想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资助。“益路同行”用创新的方式传递公益理念,在2019年获得行动者联盟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创意”奖项。在成绩背后,张文勇谈到该项目的一些问题:“益路同行”最开始是想打造成为能自我造血形成商业闭环的模式,未竟事业属于比较遗憾的事情。作为负责人的他深刻意识到专业做公益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专业的公益并不是有爱心就可以去做,一些岗位对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师弟师妹需要好好将原专业的课程学扎实,因为公益是综合性的事情,专业程度十分依赖于专业水平。

菜鸟绿色行动

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是由菜鸟网络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以及中通、圆通、申通、百世汇通、韵达、天天六家快递公司发起的中国首个绿色物流公益基金。在一个机缘巧合下,2017年张文勇因个人爱好与菜鸟绿色行动团队触电,兼任了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办公室执行负责人,全程参与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研究和倡导。张文勇接触的这几年来菜鸟绿色基金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用于环保的政策倡导、行业倡导及公众倡导活动。访谈时他谈起印象最深的两个活动,一是在2017年策划执行了在上海财经大学的绿色直播活动,作为公益嘉宾的徐峥导演参与使用绿色环保快递寄件的直播 活动在CCTV-12及新闻频道等11个央视网络直播平台播出,很大程度上充实了跨平台的大型活动经验。第二个活动则是#菜鸟回箱计划#活动,张文勇连续三年于双11来临之际链接百城百校,在当地社区开展纸箱的零废弃之旅。2019年的回箱计划甚至打通了淘系各生态应用,在全国几万家驿站及快递车可以看到活动信息,响应参与5000万+人次。同年回箱计划活动在2019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环保案例。回想起这段经历,张文勇十分感慨,看到项目的逐渐成熟的这个过程非常能感受到从事公益职业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物质回报无法比拟的。

贝壳公益 为爱加“贝”

访谈过程中得知张文勇他正在寻求新工作的事情,能感受到他的心境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坚定:他从工作了5年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离开去到一家互联网公司,现在在贝壳找房社会责任部门继续从事公益,“深耕社区公益”成为了他新的标签。“目前由贝壳找房发起打造互助互利型社区公益平台,专注于城市社区领域,通过资助社区公益组织、组建社区志愿者团队、发起社区项目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打造新型的、互助互利的社区公益平台,最终促成社区问题的解决,打造美好的社区生活。经过疫情的影响,大家更加关注自身的社区,更愿意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公益将会越发受到关注。这将有利于我国社区资本的积累,社区治理也将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也给师弟师妹推荐《独打保龄球》这本书。”张文勇说道。

心存公益 反哺公益

对于公益班在读同学未来道路的选择,张文勇谈到如果未来要在公益领域从事工作,现在就需要多留意招聘网上公益相关的招聘信息。一是可以根据目标职位的要求对照当下自己所缺乏的技能,二是多看招聘信息进而知道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去着重培养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从而多给自己增加一些竞争力。在找到自己想要工作的方向后,就要多留意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完成手头上任务后,更重要的是多与同事沟通了解机构的运作及管理模式。他还建议道:“正式工作前多准备一些能代表自己的作品,例如未来想做公益传播或内容运营工作的师弟师妹就可以提前进行准备,可以尝试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快手号或在哔哩哔哩做UP主,按照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撰写文章或制作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这样提前的准备在面试的时候会比其他应聘者有较大的优势。“公益班毕业的同学毕业后虽然不一定都从事公益行业,但是我相信公益初心是不会忘记的,而且随着国内商业的发展,企业公民意识逐渐融入企业的发展基因里,虽然殊途但是同归。”张文勇觉得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多学习商业领域的项目管理经验,反哺公益。例如商业注重结果导向及效率导向,关注客户的需求和考虑产品的价值,成熟的商业体系知识框架值得借鉴用在公益项目设计当中。
    最后,张文勇谈到工作当中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能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个项目最终能否成功也需要考虑到它的负责人和执行人,一个看不到自身不足的团队即使当初设计的项目再优秀,就会因为缺乏应变能力而埋下隐患,举步维艰。因为项目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碰壁闯关的过程,需要项目方人员在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及时调整,找到最优解。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公益行业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参与进来,让公益更系统地运作,让整个系统不断优化。


本期访谈丨陈舒婷

本期编辑丨方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