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刘子一:读研是一场自我成长的旅行

文章来源:       时间:2020年11月20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刘子一

第四届公益班校友
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

读研的过程是苦涩而又美好的。这篇文章带我们走进第四届公益班校友刘子一的研究生生涯,这是一种对实践的检验、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通过她的故事感受在读研究生过程的魅力,在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上得到的所感所思,学会如何做好自己人生的选择。

公益班经历 让我充实 让我自信

“公益班的大部分的课程安排在晚上和周末,在别的同学休息时,自己却要去上课。是公益班带来的体验让我乐在其中,支撑着原本‘佛系’的自己向前努力。”当刘子一回首在公益班学习的时光,不禁感慨起那一段充实而有趣的经历。“中心从全国各地聘请了优秀的老师,老师们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更加让我受益匪浅,每每与他们交流都会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公益事业更加了解。”刘子一还特别提到“慈善学概论”这一门课,田园老师曾让同学们以课堂辩论的形式来对公益慈善的相关问题展开学习。这种过既紧张又有趣的授课方式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她研一在上系主任的课时也遇上了课堂辩论,但是因为有了过往在公益班的经验与经历,就显得从容不迫。在复旦大学读研期间刘子一经过不断的锻炼,从一个上台做pre要焦虑一个礼拜的人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忙碌的课程也让她慢慢地适应长时间的坐下来学习。她感慨道:“正是在公益班这种忙碌,多样、富有挑战的经历,给了自己在后来读研之路更多的勇气和自信。”

明确目标 做好规划 付诸行动

当面临着就业、考研和出国深造的选择时,我们该如果做出选择?刘子一是这样说的:“之前读研究生是我高考之后就有的一个心愿,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它的过程是美妙的。考研并且想要考名校是因为自己想要到一个更高的平台看更远的风景。”她回忆起自己在读研的这段时光里,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接踵而来。学习、实践、论文、工作,桩桩件件似乎都没有那么容易搞定,困难也是挑战,迎难而上后,每一次的困难得以解决都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从刚开始的自我否定到后来勇于面对一切,她原本浮躁的心性也慢慢得到了磨练。回忆自己的在读研究生生涯,让刘子一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的老师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学生去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再做pre。做pre的基本要求是让全班所有同学都能明白这个观点,并且做报告的过程中老师会随时提问,因此汇报人必须做到彻底搞懂有关的理论和观点。“还记得我们组抽到的是“内格尔的公平观”,为了做好这个pre花了很大的力气准备,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研究这个问题,把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看了好多遍,最终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在这门公认“最严格之一”的课程上,自己也获得了A的成绩。”她详细地说道。

磨练自我 提升自身能力

不少同学对研究生的生活充满期待,常常问读研生活是什么样子?读研需要做些什么呢?读研需要培养哪些能力让学习更有效率?在刘子一看来,读研需要以下三种能力。首先是综合学习的能力。读研一个磨练的过程。与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强调自己的主动性。在研究生时,会遇到许多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需要自己努力去寻找方法弄懂。不熟悉的软件可以利用网络学习,不懂的方法可以先参考中英文文献再自己摸索。刘子一说道:“许多作业的完成需要自己去看很多文献,做总结延伸后再给其他同学汇报。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我们搜索资料的能力、理解文献的能力、提炼总结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其次是沟通协作的能力。读研时做作业、做实践、参加比赛等很多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这就需要大家必须学会在小组中承担多元角色。做小组中需要的人,也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主动沟通、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使团队凝聚起来,完成团队任务。最后是获得正能量的能力。在研究生阶段大家时常会有焦虑、抑郁情绪。相对于本科时期是忙碌且充满挑战的,也更像是一个小社会,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刘子一认为在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应当保有正向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成功应对,并且培养有效的转换心情和注意力的方式,保持心理健康。

 专业实习的成长之路

在读研的过程中,刘子一经历了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如果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可能无法想象自己在在两个阶段的实习中完成了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以来如此重大的提升和改变。自己没有想到可以从一开始对实务的懵懂到后来自如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其中的改变和成长是意义重大的。”她认为这种改变既有专业方面的,也有自身发展方面的。在专业实习方面,刘子一回忆起自己在实习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到的人群,听到了许多让人唏嘘感叹的故事。我见到重症监护室内乐观又可爱的孩子,医院里面绝望又坚强的父母,朝气蓬勃的交大医学院本科生,以及一个个与精神疾病战斗的家庭。遇见许多人和事,我对专业的看法也更加深刻,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升。”她说道。“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来说,我们可能无法真正做到让他们脱离绝境,人生彻底得到改变。”刘子一说道,“只要能够给他们提供一次宣泄自己感情的机会、一点心理的宽慰、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和一次改变未来的可能,那么社会工作就是有存在的意义的。”令她印象较深的是自己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小儿血液肿瘤科与两位同学自主设计开展的“感恩周”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的服务对象是儿神经血液肿瘤病区的所有群体,包括病区内的医护人员、患儿和家长、 志愿者等。整个社区活动的设计既考虑了感恩节气氛的营造,又有单节次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需要尽量保证让病区内的所有群体都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使活动能够有所侧重,加深影响。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感恩节特别亲子小组活动、所有人一起参与的感恩墙寄语活动、特制的感恩节徽章传播活动以及小朋友手工制作火鸡帽的活动等等,基本覆盖到病区内的所有群体,累计参与超过100人次。此次“感恩周”的系列活动也得到了科室内医生、护士、患儿及家长以及志愿者的一致好评,让她更加有成就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充满信心。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几十年来,有无数的前辈们开拓出了一条道路,社会工作也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熟知和认可。刘子一认为即使自己以后不从事一线社工,但通过学习社会工作而得到的洞察世界的能力和关注弱势群体的悲悯之心也会成为她的一部分,激励着她不断前行,永不止步。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亲身经历中开拓眼界

在社会实践方面,刘子一谈道:“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年四次的社会实践机会,我从研一开始基本上每一次都有参加。角色也从原来的主要参与人变成负人。”她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足迹遍布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宜昌等地,开展了为少数民族贫困县的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辅导、了解养老院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血液肿瘤患儿及家长设计趣味课堂的亲子活动、调查官办慈善会的转型之路、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与为其照顾者的提高生活质量设计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小组活动等活动。她感慨道:“我从与他们的交流中体会到世间百态,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越发觉得自己目前能力较小,期待自己能有朝一日为他们做点什么,略尽绵薄之力。”除了学校及学院的社会实践外,刘子一还提及跟随导师做了若干课题和项目,特别是其中一个自己主要负责参与的与上海市民政局合作的项目,得到了委托单位的好评和认可。她说道:“我从中既增长了见识,也收获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不仅如此,我也去过沈阳、大连等地进行调研交流,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闻。”

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无论是选择工作、出国还是考研,都有其利弊。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志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刘子一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看法。读研的过程是一个到处充满挑战的过程,当下定这个决心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现在在本科阶段的公益班学弟学妹们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同时,不少同学在考研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为此,刘子一在这里也分享了她对在国内读研的利弊的见解,供大家参考。在读研时间与费用方面,一般国内的硕士是2-3年时间,相对于英国1年的硕士时间较长,但是费用会便宜很多,例如学费、住宿等方面,国内全日制硕士一般都有国家补贴,1年6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奖学金的比例也不低。在就业方面,“双一流”的学校毕业生会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对腾讯、阿里等大厂感兴趣,排名高的学校会是一块敲门砖,基本上会有投简历的资格。当然平时积累的实习经历也很重要。如果想去政府部门工作,现在许多省市有面向“双一流”高校的专项选调生,相对于国考和省考会容易一些,条件待遇也很不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向。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少同学对自己的未来仍十分迷茫,在这里,刘子一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建议:提前做好规划,并付诸行动。通过实习去寻找自己的就业兴趣是一个好的方法,也能让大家在日后的择业中占据先机。她遗憾地说道:“本科时期的我是充实和快乐的,但是也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除了专业实习外,没有利用寒暑假去继续实习。”在她看来,实习经历是日后寻找好的工作机会的一个重要标准,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在现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早点实习,早点接触行业,才能让我们面试时能充分把握机会。
最后,她还表达她对大家的祝愿:“希望大家能顺利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拥有卓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