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陈孚:用“最”的思维,做大局”益”事

文章来源:       时间:2020年11月05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人物介绍:陈孚,公益班第一届校友,曾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品牌传播部新媒体主管、国际发展部运营支持处长。

    现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伙伴关系顾问。

 

与公益的结缘

 

    在我加入第一届公益班前,就较为热爱公益,做出的公益成绩在同龄人中比较突出。举几个例子。

        一是大一下学期就侥幸当上Green Angel环保协会的会长,我找了一些09、10年在协会里面做的事情。

/陈孚学长担任会长时的协会大事记/

第二是还联合起来珠海其他几所高校和NGO,一起以“绿色珠海”的名义申请了基金会资助和城市媒体资源,撬动了很多公众和十几家企业(其中有上市企业),其中做了不少城市环保倡导类的活动和主办了第二届珠海大学生公益慈善论坛活动。

下面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发的一个成功举办珠海地球一小时的总干事签名嘉奖。

 

/图为来自WWF的嘉奖/

第三是深浅不一地参加过珠海当时几乎所有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活动。珠海蓝天使、香洲义工联、爱心促进会、协作者等,甚至还自费到北京、广州、成都、南昌、重庆等地,参与公益论坛或者与当地公益机构取经交流,就有一次去重庆的火车票是杨志伟老师特别仗义地给我报销了。

全国跑来跑去,不顾学业,自费取经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大四准备公益创业,就休学一年。结果呢,不仅父母不资助生活费了,其他方面也助我者寡,甚至有一段时间得忍饥挨饿了,有个月交了宁堂房租后没钱吃饭,幸好之前储备了果珍奶粉,就吃了一个月流食。

我觉得不论是周围环境还是个人能力都不够支撑我的创业,困则思变的时候学校开了公益慈善专业的招生会,我就报名参加了,也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我的大学时光

  做学相长

 

有个成语叫教学相长,意思是学习的时候怀着要教会别人的心理去学,就能学得好。

我改成做学相长,意思就是学习的内容恰好是针对瓶颈,针对已做的一些事情中面临瓶颈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瓶颈,这个时候的学习效率是最高,就是做学相长。我自己以这种方式。

  填坑补学

在学公益之前,需要成绩,查了一下我的成绩单,一共挂科、旷考6门课,17个学分得重修,在大四(实际是休学回来的大五)一年内,还要学习十几门公益课64个学分,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完成向金宝城老师在批准我入学时候的承诺,我就开始997马不停蹄地填坑。

在原专业应用心理学和新专业公益慈善都顺利毕业时,获得了174个学分,超过了毕业要求的160个学分。

可以说一年上了两年的课,不逼自己,真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充分利用时间。

 

      嘱(nian)咐(dao)两句

“最”思维

当Green Angel环保协会会长的时候,我就想怎样让协会在全校各类社团中脱颖而出,一个考虑就是跟世界上“最”好的环保组织合作呗。(世界自然基金会)

    当选择进入哪家机构实习的时候,考虑的是在哪里有“最”大的支持大学生公益的平台(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未来)。     

   

  当考虑职业转变的时候,考虑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优先应该解决的苦难是什么(饥饿问题),然后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申请就充满了决心。

 搜商

大家都知道情商(EQ)、智商(IQ),甚至爱商(LQ),但是搜商(SQ)提得较少。

我个人觉得搜商≈(搜索工具+行业知识平台+关键人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

用好搜索工具,比如会搜图片、会优化关键词不断趋近搜素结果、包括翻墙搜索、用学术搜索、用搜狗搜微信等;

行业知识平台,比如为了筹款研究,想要了解未知行业的企业比如新能源行业,那么用得到花钱请个专家咨询、知乎查查、行业协会网站分析、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商业杂志的专题报道、证券分析师的行业报告等,都是可能的信息来源;

关键在于人脉,是你在自身项目已经成熟、期待能获得来自其他机构资源的时候,那些能作出提供资源决定的人,或者是信息提供者。

 

 

/图为陈孚学长在第二届珠海市大学生公益论坛/

 

决心是什么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学的一门选修课叫宗教学导论,我从图书馆借了7、8本宗教学方面的书来看,就是为了写一篇能概况世界各宗教的课程论文,最后也写了近万字;

一个我大二刚开学国庆假期,用一天时间,从零开始,找到中大、暨大、北理工、广科等学校的环保社团负责人来说服他们开展城市联合活动,问了高中在中大的同学、大学舍友在北理的同学、114查号台查学校团委电话等,找到一个环保社团的社长大概得四五通电话。

 

八小时外+更大局意识

在同一个时空下的一群人,比如同班同学、同时入职的同事,在过三年或者五年之后,大家会显著地不一样,既有好得不一样,也有坏得不一样。为什么?刨除基因、家庭、运气等因素,还有两点是自己可控的:

一个是八小时外你在干什么,在学什么东西,在与谁交朋友,决定性因素往往是八小时外的自我管理

 

 /图为陈孚学长参加四分之一马拉松/

第二是你的有更大局意识,就是在所处的环境中总能考虑更大一局的思考,比如我们公益班的同学以后在哪家机构做事?更大一局,是本科公益专业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公益机构的需求?更大一局是,公益行业整体的前景如何,未来行业人才、机构、资金的增长曲线是怎样的?更大一局是,也许是国家政策与经济运行情况,或者是中美欧公益的国际比较。更大一局是,可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问题。

如果能在更大的格局中看清楚,就能在一些关键选择时更有底气和信心,选择之后也能全力以赴、无悔前行

 

 

采访丨严心笛

编辑丨陈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