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第33期敦和雅集聚焦“慈善学历教育的前沿探索与实践”,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整体性的观察与大讨论。
第33期敦和雅集北京线下会场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全程主持。
会上,蓝煜昕发布了国内首份系统描述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貌和总体格局的研究成果——《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金锦萍、李华芳分别从中美视角对《报告》展开了重要评议。
《报告》由敦和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和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国内慈善学历教育的前沿探索者、思考者们,分别从自身的实践、研究出发,分享经验、困惑与挑战,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引发更多交流与互动。
王名分享了清华大学慈善学历教育的经验与心得。
朱健刚主要以公益社会学为例,分享了慈善教育的跨学科实践。
罗文恩、王芳萍、黄浩明分别从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慈善学历教育的实践经验展开分享。
“观察与互动”环节,媒体评论员/公益观察员张天潘、南方周末公益版记者汪徐秋林也抛出了相关重要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讨论。
孙春苗在雅集的致辞环节,介绍了敦和基金会慈善文化方向的资助框架,以及敦和在慈善教育和慈善传播方面的重要动态。
陈越光在雅集总结发言环节,对本次会议做了整体评价,并表达了敦和基金会在慈善文化领域的资助侧重。
本文系统梳理了嘉宾们关于慈善学历教育的重要见解,以飨读者。更多丰富内容,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在开场致辞中,重点介绍了敦和基金会慈善文化方向的资助框架及思路:
慈善文化资助领域的内核是基于中华文化,放眼国际视野。重点资助慈善研究,探索关注高校慈善教育,持续打造慈善文化思想阵地。
慈善教育方向志在聚焦专业人才,培养慈善意识。资助方向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条线,专业教育主要通过支持高等院校开展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各类实践探索,以培养专业的慈善人才;通识教育主要通过资助高校教师开设慈善类通识课程,培育青年人的慈善意识。
为了践行文化关切的资助理念,促进公益慈善领域重要议题的讨论和推进,从2020年开始,敦和基金会面向社会推出“敦和视野”系列原创的公共知识产品,并配合相关传播倡导活动,《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是“敦和视野”正式面世的第一份报告,还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蓝煜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的主要执笔人蓝煜昕,结合《报告》重点分享了国外公益慈善教育及经验、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现状等内容:
(1)国外公益慈善教育及经验:
美国公益慈善教育相对完整并自成体系,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高校慈善教育发展缓慢且仍不成体系。
教育模式和学科背景多元,主要依托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学科,近年来以商学院为主要载体的社会创新、社会企业类项目明显增多。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推广非常有赖于行业性支撑体系,包括较为成熟的慈善研究网络、教育知识生产体系、院校网络、项目认证体系;
(2)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现状:
相关教育项目数量屈指可数,处于各种教育模式原型塑造阶段,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非稳定态,与行业培训的蓬勃发展相比较为薄弱。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在师资、课程开发、教材等方面的基础还相对薄弱。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创新存在高校逻辑和行业逻辑,前者由高校内部力量推动,后者是行业力量(基金会)推动并落地在具体高校;相比之下,公益慈善教育的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导金锦萍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导金锦萍从报告发布的价值、有待讨论和思考的问题、高校教育规律等维度展开评议:
(1)在中国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都在走向碎片化的当下,《报告》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公益慈善界非常需要这类有格局、有视野、有历史穿透力的资助。
(2)整体而言,报告本身框架合理,兼具国内与国际视野,资料丰富完整。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论证和思考:
应不应该在中国大力开展慈善学历教育?
学科建设与学历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是否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是否能成为一个学科?
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当下公益领域的人才需求到底是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能弥补人才缺口?
学历教育能提供的独特人才是哪种人才?
(3)同时,建议公益慈善学历教育跟目前整体教育规律的探索做一些结合,本科阶段的培养需要尊重本科强调通识教育的规律;研究生教育空间大有可为,如MBA/MPA专业硕士的培养。
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公共非营利和卫生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华芳
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公共非营利和卫生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华芳结合美国慈善教育发展情况,对《报告》展开评议:
我完全同意金锦萍老师说的《报告》的好处,由于时间较短,简单分享以下几点:
(1)公益慈善事实上是一个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现状,不一定要创造一个统一的框架,多元学科的碰撞本身就能激荡出很多火花。学历教育发展相关研究的全景式扫描当然很重要,但是需要思考整个慈善学历教育到底为什么要开展,我们期待的结果是什么?我在美国任教这几年发现,很多来我们学校念硕士的同学,她的本科跟公益慈善关系不大。如果讲细分市场,肯定有一部分人有学历需求。但至少对美国的公益慈善从业者而言,专门做公益慈善的本科学位还是比较少的。
(2)慈善学历教育搭建在传统的MPA(公共管理硕士)或者MSW(社会工作硕士)两个方向的基础上,我认为也不能忽视MBA。商学院的很多技能如财务、运营、人才,尤其涉及管理方面,跟公益组织管理相关的技能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所以美国公益慈善人才还有很大的一块来源其实是商学院的毕业生。
(3)《报告》当中有一部分提到高校、行业和市场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也不算非常的历史悠久,因为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都处在不停演化的过程中。从趋势来讲,目前美国高校教师有一部分在提倡“为影响力而教”,他们不仅需要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更强调他们的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同时需要社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进来,才能真正的定义什么是影响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 ,以“公益教育的清华经验与心得”为题,展开分享:
清华大学在MPA、硕士、博士包括博士后培养等方面的公益慈善教育起步稍微早一些,做了一些相关的探索。从1998年开始马上就22年了,回顾过往发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一些值得总结的东西,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1)公益教育的5点经验:
追随实践:用紧跟实践的NGO田野研究带动公益教育;
参与改革:用参政议政的建言者说引导公益教育;
尊从良知:尊上德,从大善,明里仁,致良知,行君子;
注重育人:引导师生投身于公益教育,致力于公益实践;
带动学科:开课-育人-出教材-编案例-培训师资-提案建言;
(2)公益教育的心得:
公益教育是公益,更是教育。公益教育,与其说是知识教育,不如说是品德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要做到务民之义,传公益之道、授公益之业、解公益之惑,才能不断提升公益受教育者的境界。
最近这两年,我开始把国学教育放到课程当中,我们有一门“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经典导读”课,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积极性很高。
同时,慈善学历教育越往后走,必要性越大。我们的博士生、博士后,不少进入到了公益领域,并且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我做了一下统计,发现我们已经培养了近100名博士后,离开慈善领域的很少,极个别的会到政府、企业去工作,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
(3)公益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回首望去,公益教育已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渠,其务民之义在多个方面已达成善果,如启蒙、育人、开智、普及、推广等诸多方面,公益教育作为学科也呼之欲出。
当然,公益教育也面临种种问题,体制上的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对于未来,我还是充满信心的。子曰: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代表了公益教育的未来!我更相信,公益代表未来,公益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以公益社会学为例,分享慈善教育的跨学科实践:
(1)中国社会学具有大学科优势,包含着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人类学等多个分支,这些分支在过去的三十年间都在加强对公益慈善的研究,这使得公益慈善和非营利组织的研究逐渐从内部影响着社会学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学包含着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人类学等多个西方的独立学科,他们在社会学内部的交流呈现出一个世界其他地方的公益慈善研究难以比拟的融合优势。
(2)公益社会学将公益慈善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从行为、组织、制度到文化进行综合性的考察,而实证、诠释乃至行动研究都成为它的研究方法。它继承了中国社会学的群学传统,更与古典社会学的人文传统相连接,理论意义是探讨关于爱的社会学理论。现实意义在于致力于通过公益慈善来推动社会建设。
(3)公益慈善学科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用全人教育的理念来开展慈善教育。慈善教育既要发展专业教育也要发展通识教育,并且要与大学的教育创新紧密结合。“士不可以不弘毅”,为了让公益慈善教育真正能够融入学历教育,公益教师们应该连接起来,形成教育创新的共学社群。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罗文恩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罗文恩,以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为例,分享了公益慈善本科双学位探索的实践经验:
(1)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益创新专才班(简称“益才班”)于2015年6月创立,是依托于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双学位特色班项目。截至2020年5月一共招录了六届共180余位学生进入益才班培养体系。我们的使命是“播散公益种子,助推跨界创新”,以“培养中国未来社创家”为愿景。项目采取跨学科课程设置(跨专业基础课+公益慈善核心课),构建了三大实践教学体系(创益赛、知行营、加油栈)。
(2)发展经验及挑战:
经验:充分利用学校政策构建公益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专业共享师资和课程资源,降低行政运作成本,确保可持续性;把公益人才培养纳入专业和学科建设总目标,成为特色亮点,获得领导支持;积极引进公益慈善领域优秀青年教师。
挑战:缺乏专职教师、行政人员和固定经费来源(共享模式下影响不大);三位核心指导老师均是兼职,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难于在益才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激励机制不足;毕业后直接在公益慈善领域从事全职工作的学生比例较低。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王芳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王芳萍,以“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教育创新实践探究”为题,展开分享:
(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从201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2018级开始,在原有四个专业学科方向中的“企业社会工作” 基础上,新设了“公益慈善与企业社会工作”方向。据我了解,这也是国内MSW的专硕中设置公益慈善方向的较为前沿的探索。
(2)实习实践、课堂教学、论文研究是整个两年学制的MSW里面三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以“实习&就业一体化”为目标,对800小时实习方案进行有机设计;透过师生之间、朋辈之间对实践经验的回观反映对话,进行个体、群体、系统运作等多层次经验的梳理、对照和整合;面对现实处境进行规划、选择、实践、再反思、重新规划、再选择的行动检验过程。在个体认识与实践感悟对话过程中,协助同学加深对公益慈善领域方向的理解,引导对此领域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探索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黄浩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黄浩明,以DBA工商管理博士项目为例,分享慈善学历教育的创新探索:
(1)对慈善博士学位教育的探索
行业人才发展,需要体系化、专业化、实践性的慈善管理教育。专业化慈善正在向生态化慈善发展,企业参与慈善、高级公益管理人才需要进一步体系化、专业化的慈善教育做支撑。实践性研究学习的需求大于纯学术学习需求。
慈善教育的限制:缺少体系性慈善高学位学历教育。国内慈善学历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从学历层次上看,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层次均有涉及,博士学位学历教育项目较少;
商业向善的发展需求:需要专业性商业向善的学习。国内工商管理教育开始引进公益教育,但缺少体系性的商业与公益结合的教学方向内容。
(2)DBA相较于PhD更强调应用性和战略性
DBA工商管理博士的概念源自欧美,通过博士学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而被授予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体现工商管理最高学术水平。
DBA与PhD 博士学位提供的更抽象的、理论驱动的研究发展不同,DBA 更注重管理实践研究,研究主题主要针对管理人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更强调应用性和战略性。
(3)慈善学位教育的大胆创新
与传统院校合作模式不同,DBA工商管理博士项目是首个实现国内教育机构+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项目,首个将商业管理与公益慈善相结合的博士学位项目。
为行业人才提供学位提升的新选择,目前公益行业学位学历教育多为全日制学习,以考试选拔式为主,很难适应行业高层人才的需求。
敦和基金会理事长陈越光
敦和基金会理事长陈越光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总结发言:
第一、慈善学历教育探索中的困惑与痛苦比取得的成果更重要
感谢蓝煜昕、马倩雯、李可嘉三位执笔者完成《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感谢到会的发言者、评论者和观察者,他们都是在这个领域走在最前面的一批人,是中国公益慈善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也是最前沿的思考者,慈善学历教育还在最初的探索阶段,他们各自身上聚集最多的还不是在这个领域的经验、学问和取得的成果,反而是在这个领域中思考的困惑、痛苦和实践中的无奈,但这些恰恰对未来的实践和理论建设,对未来公益慈善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学科边界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会议是对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一个整体性的观察和提问
本次会议最主要的立足点就是对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一个整体性的观察和提问。在一个整体状况的视野下,我们的讨论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课程设计、学历衔接、学科建设和专业知识生产的互动;二是从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学历教育的实践情况及其设立的必要性讨论,在本科学历教育的必要性上,争论比较激烈。学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出发点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学历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途径,我们需要有全社会的视角。
第三、敦和基金会对慈善文化领域的资助侧重
按照《慈善法》的划分,慈善文化分为慈善研究、慈善教育和慈善传播。敦和基金会的工作侧重是以慈善研究为主体,教育和研究互动,传播倡导贯穿其中服务其中。从一个小小的基金会的视角来说,我们在这个领域对未来的一个期待是,希望实践与探索在慈善学历教育的老师们,能够从学历教育的实践出发关注慈善研究,并且着眼于慈善研究与慈善教育的衔接与联系,这是我们会比较想用力的一个点。
附件:
《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pdf
本文编辑:泠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2Px3kS0oT_iXEoXXxwM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