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专访杨志伟:推动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不要急于专业学历制度化

文章来源:       时间:2020年08月31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导读:

人才,一直是公益行业的切肤之痛。薪酬天花板的存在,加上职业认知的缺乏,导致公益组织人才流动大、流失快、招聘难、培养难。近日媒体报道,中国高校首个本科层次公益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班(以下简称“公益班”)进入停招倒计时,引发业内关注。

近期,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CFF)特别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请他为我们介绍“公益班”的发起背景、办学模式和给其他高校办学提供的经验,以及公益行业人才培养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匹配问题,并且他也提及基金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

 

要点速读:

1、公益行业当前的人才培养更多注重“存量” 而存量又主要依靠商业或者其他领域“跨领域”进入。公益班在行业人才的供给上面,最大的特点是做了“增量”。

2、公益慈善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申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试办的问题。目前本科目录里没有这个专业,我们要创办一个新的专业出来,就更需要进行有效的论证。
3、是否会形成公益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觉得大概不会,因为即便是公募基金会,还是会受到两倍工资的限制等。而且现在基金会行业的薪资水平整体来讲只能说是基本保障,谈不上非常的优渥,与在其他领域就业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4、一个趋势是部分校友会把公益行业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长远的职业规划,这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公益行业的长期发展是需要很多年轻的职业经理人来打拼的。
5、需求侧需要解决的是职业发展途径的问题。高校作为供给侧,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和质量的问题。如何培养未来公益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我觉得应该是高校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以下为专访全文


CFF: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班(以下简称“公益班”) 开班,作为中国首个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公益班”当时引起了很多关注。请您简单介绍下当初开班的背景、培养定位和目标。

杨志伟:这个专业的开设,其中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是发生在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郭美美事件”出现后,行业都在反思这件事对慈善行业的生态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大家得出的结论认为人才培养不足是我国慈善事业很重要的短板,也是当前的瓶颈。所以大家把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提上日程,用科学的培养理念和方法,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公益人才,这是开班的大背景。

在培养模式上,我们主要面向全校大二学生跨专业开设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以“培养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公民和领袖”为己任,主要培养公益慈善行业未来的骨干和精英。培养目标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应用型人才;第二,复合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要求具有较强的公益慈善相关岗位实操能力,能胜任公益慈善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组织管理、项目运作、宣传推广、专业服务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复合型的人才,是指培养定位是跨专业的,如“金融学+慈善”“教育+慈善”“会计学+慈善”“心理学+慈善”等。学生在原专业基础上加上慈善领域的学习,形成跨专业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CFF:“招人难”、“留人难”一直是公益行业发展的痛点,您认为这八年来“公益班”在公益行业人才培养和供给上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

杨志伟:我觉得招人难和留人难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匹配度不高,而且人才的流动性比较大。在公益行业,比较容易出现“天花板现象”,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来自于公益行业当前的人才培养更多注重“存量”,而存量又主要依靠商业或者其他领域“跨领域”进入,高校培养的“增量”供给有限。这其中有偶然性,也有经过市场抉择以后的人才流动。但作为“增量”部分的人才是奇缺的。当前公益人才的主体,还是靠从其他行业跨领域来的人才,这也是我们行业的一个痛点。

公益班在行业人才的供给上面,最大的特点是做了“增量”,也就是推动新鲜血液进入了公益行业。规模化培养人才,未来还是要靠高校进行推动。这些年,还是有非常多的校友选择在公益慈善领域发展,岗位的去向也非常多元,既有国际组织,也有国字头的基金会,特别是在治理规范的基金会或新兴企业型基金会里,他们也表现得十分踊跃和积极。校友们在不同的基金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未来,他们就是行业领域的一股新力量。而且经过几年的职业发展,有可能走向职业经理人这条路。

 

CFF:“公益班”培养出来的公益人才与“跨领域”来到公益慈善行业的人才相比,有哪些优劣势呢?

杨志伟:不同的渠道的人才有不同的优势,比如从商业背景来到公益慈善行业的人,经过商业领域的训练,他的设计思维、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一般都比较强,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需要较长时间熟悉掌握相应的法规政策及规范标准等。学校培养的公益人才的优势是他们经过系统训练,对行业有基础的认知,特别是有专业的伦理和操守,未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有机会逐步发展成为职业经理人。但缺点在于他们直接从学校到行业领域,中间没有经过商业等相关领域的阅历,对跨部门资源的了解程度是有限的。而且当行业需要有一些跨界的核心素养时,他们的未来职业瓶颈也开始凸显,例如对资源撬动的不足,对金融工具的陌生等。所以5~8年后很容易出现所谓的“天花板”。未来他们需要继续进修,或者在与企业客户打交道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CFF:2012年,有人说:“如果将北师珠公益班看作一个学院,那它十年的生命周期确实不算长久,但若以一个公益项目来衡量,它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则远不止所招收的300多位学生。”八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探索成立公益慈善学院、设置公益慈善专业,可以说“公益班”已经表现出显著的复制推广价值,这已经远超过“边缘性的推动”。您是否认可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杨志伟:我不认同“巨大成功”这样的提法,我们只是做了在公益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种有价值的探索,或者说是一场教育改革的实验。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虽然我们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动慈善教育,但是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上,它只是一个很小的节点,而且这种探索它既有时代大背景的因素,也有我们作为一个个案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这8年只能说我们做了中国公益慈善教育方面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我们的培养的价值就在于积累了几年的经验,可以给其他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CFF:您观察到高校开展公益慈善学院、设置公益慈善专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杨志伟:我认为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探索公益慈善专业、学院的设置得益于慈善行业整体的发展和推进,特别是2016年《慈善法》的通过,对行业和高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现有高校的慈善学院或者公益慈善的专业来看,我觉得有几方面的特点:第一,部分高校试点推动,离全国的规模化或者制度化依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还处在缓慢增长的阶段,国内高校在结合自身学校的资源与优势基础上,依托相应的学科来推动公益人才培养。第二,培养模式多元化,既有四年制本科专业方向的模式,又有辅修、双学位的模式,甚至还有专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设置的学科来看,也非常的多元,在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甚至商科、传播学、法学等学科下都有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这就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即公益慈善领域的人才一定是多元化的、复合型的。第三,尝试突破高校体制限制,目前学科与专业的争议性较大,而且尚未设立相应的本科专业,意味着与传统专业发展的路径有一定的差异,不少专业探索与行业进行联合办学,透过辅修双学位、专业方向或者设置培养领域的方式,突破体制的限制。此外,受到一些基金会的催化和影响,当前的慈善教育开展了很多新的探索工作,如敦和基金会的“菡萏计划”,催化了多家高校在积极参与公益人才培养。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慈善的通识教育也逐步成为了未来的一种新生力量。

 

CFF:您对高校开设公益慈善相关专业有哪些建议呢?

杨志伟:我认为各个学校开设这些专业,一定要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实际情况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第一,必须要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分析,比如招生地区的来源、学生对这些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程度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等。第二,要分析学校的师资结构,有没有足够的师资来支撑专业的发展和建设。第三,是家长维度,至少家长不反对学生修读这个专业,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很关键。第四,是学校因素,学校是否对这些比较创新的专业设置有灵活的制度安排。当然,学生是否愿意在这个行业继续就业或者创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基于这些要素,就可以确定学校招生的方式,我更倾向于从校内二次遴选,这样能选择最合适的学生,而不仅仅是最优秀的学生。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的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是要跟行业协同,即基金会、行业组织等要参与教学人才培养的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审定。这样能把行业的声音带到人才培养中,改变传统的高校关门办学的模式。参与培养的人变得多元了以后,培养学生的目标也会更多元。 

 

CFF:教育部是否将公益慈善设置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跟社会大众是否将公益慈善看待为一份体面的职业,是否有直接相关?未来,教育部有无可能在公办大学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上,放开对公益慈善专业学历文凭的限制?实现这一可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杨志伟:我觉得不是这么简单的关联,从体面角度来看,社会对公益职业的认同感并不低。而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第一,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隔度。第二,办学需要有一些的硬性条件,例如师资方面,学校要有一定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学校还要有相关的学科基础及研究基础。教育部会根据这些要素来衡量是否足以开办一个专业。

公益慈善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申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试办的问题。目前本科目录里没有这个专业,我们要创办一个新的专业出来,就更需要进行有效的论证:第一,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公益慈善专业定位在哪一个学科的二级学科?它的学科定位是什么?第二,这个专业与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及专业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一定的区隔度?第三,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支撑开办这一专业?第四,专业未来有没有稳定的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容纳程度如何?是否能可持续的接收未来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就业环境如何?这些都是要考量的条件。

以我个人的判断来看,当前少量的学校以探索性的试点方式来推动,基本能满足上述条件,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专业来推动的话,当前的条件还不是特别的充分。目前应该基于不同学校自身的资源,探索不同的模式。从行业发展来看,对于公益慈善是否能构成一个领域或专业,当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行业基础设施和条件也非常薄弱,在鼓励高校探索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不应该急于将专业和学历制度化,推动公益慈善向一个专业领域发展,必然有一个过程,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不能急于求成。

 

CFF:您提到高校公益慈善专业招收学生要考虑家长的因素,至少家长要不反对。之前也有一种说法:“家境富裕的小孩更有条件做慈善” ,您如何看这个问题呢?
杨志伟:其实这是社会的误解,我们有一套招生的考核标准,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家庭维度,要考察家庭的经济情况,是希望吸引到一部分家里能支持选择修读这个专业,和未来可以支持他在行业领域发展。家庭维度中,有一个基本的维度叫做“家长至少不反对”,这个是我们的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家庭情况不好的小孩就不适合读公益慈善专业,社会上包括我们的学生,会觉得家境好我们就会优先录取,这是一个误解,我们的考核维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维度,比如像英语、公益参与、领导力等都是很重要的维度。如果学生在其他领域的优势非常突出,即便家庭情况不是特别优越也没关系,我们一样会录取,只要符合综合的衡量标准。我们是要找到最合适的人,而不仅是找到最优秀的人。 

 

CFF:据之前媒体报道,按照校方的设想,慈善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不是草根NGO组织,而是“全部在各大公益慈善机构和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公益班的实务专家教学思路很明显,一般都请知名基金会和大型公益机构的领军人来当导师。这个精英教育的定位是否可能会培养出公益慈善领域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杨志伟:作为一个人才培养项目,我们要综合平衡不同利益相关的需求,我们瞄准的是基金会人才市场。为什么会瞄准基金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是有原因的。第一,基金会行业的人才需求是稳定且持续增长的。作为办学单位,一定要考虑未来学生和校友的去向问题。第二,基金会行业是国内法规政策和治理水平相对比较稳定且比较高的领域,从薪资待遇、劳动用工环境以及员工保障等方面,都提供了比较基础的保障。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实习还是就业,都会比较青睐基金会。第三,虽然我们培养规模有限,但要回应行业的需求。我们也有学生去过NGO组织,但是从办学定位来讲,我们对标的是基金会人才来进行培养,这是我们在整体设计上的思考,也是基于和基金会中心网这个行业平台合作的优势。

当然不同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定位是有差异的。面向中国八十多万的社会组织,特别是需要人才的草根NGO组织,我觉得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至于会不会形成公益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觉得大概不会,因为即便是公募基金会,还是会受到两倍工资的限制等。而且现在基金会行业的薪资水平整体来讲只能说是基本保障,谈不上非常的优渥,与在其他领域就业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只是我个人理解基金会领域择业的选择会比较多元,也符合现在对比较稳定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CFF:据了解,八年来,“公益班”为公益行业直接培养了300多位公益人才。这些人才在毕业后择业时,确实得到诸多基金会的青睐,不光是专业知识、技能高度匹配,而且这些学生对公益慈善有执着的情怀。能否请您举几个让您印象深刻学生的例子?他们毕业后的去向以及职业发展如何?
杨志伟:经过公益班培养,大部分学生是愿意留在公益领域的,他们对公益领域有自己的价值的判断,系统培养和基础训练也使他们具备一定优势,要进入行业角色很容易。学生要想持续在这个行业打拼,光靠本科的训练是不够的,也需要日后在工作中持续学习。

我印象比较深的学生叫陈孚,是我们的首届校友,现在在联合国的粮食计划署做伙伴关系顾问。进入公益行业发展的7年中,他对专业领域不光有兴趣,还不断加强自我积累。他从一个扶贫类的公募基金会,慢慢转向国际组织发展,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新的职业发展道路。还有选择继续深造的校友,例如我们第二届的校友吴滨,他在公益班毕业以后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深造,回国以后继续在基金会工作。他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国外经验,打开了他的视域。还有的学生在本土基金会里的某一个领域深耕,例如我们第一届的校友牛奔,他一直都在儿慈会负责筹款。像他这样扎根在某一个领域里面,我认为他会成为这个领域未来的新兴力量。

从不同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来看,我认为公益班培养出的学生,第一必须要胜任行业的岗位。第二,他们的未来有多种可能性,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是部分校友会把公益行业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长远的职业规划,这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公益行业的长期发展是需要很多年轻的职业经理人来打拼的。

 

CFF:近些年,各大高校在纷纷开展公益慈善教育项目时,大多会提到 “公益慈善领域旺盛的专业人才需求”,但实际情况是,公益慈善的专业和职业的社会认知度、认同度还都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杨志伟: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公益慈善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从我们国家当前存在八十多万社会组织的情况来看,公益领域的就业市场是非常宽广的,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是非常多元的,特别是以基金会为代表的公益慈善组织,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度非常高,而且对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不断增高。近些年来,很多的的基金会朝向专业化的领域发展,人才不足的困境也就开始呈现出来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来自于现在整个行业缺乏对专业化人才的衡量标准,特别是对很多岗位的职业发展、升迁等的衡量稍显不足。学生即便愿意进入公益行业,但是经过几年发展以后,他与其他领域的职业潜力差距就会慢慢呈现出来,就会导致人才向其他领域流失的现象。但是我们很欣喜的能看出,当前部分基金会,对人才培养以及薪资结构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已经开始着手去回应、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这对于公益领域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帮助。总之,我个人觉得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但是存在着匹配度和认识程度不高的客观现实。


CFF:您认为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在哪,出在需求侧,还是出在供给侧 ? 是确实需要,但无力引进?还是希望培养,但成本太高 ?
杨志伟:我觉得这是两个层面,需求侧需要解决的是职业发展途径的问题。高校作为供给侧,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和质量的问题。如何培养未来公益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我觉得应该是高校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培养人才必然会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必须去思考如何培养未来4年后需要的人才。只有行业开始逐步进行一些改变,作为供给侧的高校培养人才的精准度和适用度的问题才会逐步有未来的解决方案。

整体来讲的话,当前人才培养的成本是相对比较高的。成本高有几个层次的原因:第一,当前师资是最大的困境,各个学校没有完整的师资梯队,所以高度依赖校外的师资支援,这样必然会增大成本。第二,跨学科的属性也会增加师资协调与培养资源协调的难度。第三,实务课程与原有的理论课如何协调,需要学校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新的实务体系的课程。第四,学生走向实习和就业岗位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些资源进行驱使,不然的话在北上广深的实习就业会有一些障碍。综上而言,它的成本在早期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是比较高的。各培养单位需要有心理的预期。此外,也可以团结社会的资源,例如社会捐赠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CFF:您16年发表的文章《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到 “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辅修双学位模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在职教育培养模式”等公益人才培养模式,请简单介绍下这几种模式,跟当年相比有何变化?
杨志伟:国内的公益慈善教育主要还是围绕这几个模式来开展的,当前的几种模式基本上还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上周,敦和基金会、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其中很多研究发现是值得关注的。中国慈善教育培养模式的偏好上出现了差异性,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而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更是异军突起,成为当前最活跃的领域。
第一种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叫四年制本科的方式,一般在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或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置公益慈善管理方向,培养周期一般是4年,典型的代表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山东工商大学,都属于典型的4年制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实现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完美契合。但是面临的问题是对上列资源的考验度非常高。

第二种叫做辅修双学位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是为了公益慈善教育的落地,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模式,例如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公益慈善管理方向),以及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计划”就是属于典型的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很注重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能力的培养。不强调它是一个单独的专业,而是强调与其他专业进行跨界的过程。这种模式一般是一个专业方向的辅修,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及发展的潜力。还有一种模式是以暑期班或者特色班的方式来开展的,比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

第三种是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灵活多样,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学科下面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它不受专业目录的限制,所以比较灵活。第四种是高职模式,高职教育是国内当前唯一一个设置专科专业的,叫做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当前只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以及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有招这个专业的专科生。在职教育的模式非常多元,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为代表的在职教育的供给单位非常多。这部分主要做的是作为“存量”的从业人员的职业训练。 

 

CFF:您认为未来会以哪种模式为主?或者说哪种模式潜力更大 ?
杨志伟:我们在2018年举办了中国慈善教育高峰论坛,除了研究如何继续推动中国慈善学历教育以外,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要推动慈善通识教育的发展。学历教育对行业来讲是一种非常小众、小规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从行业的长远发展及增进学生的慈善素养和对慈善认知的程度来看,未来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慈善教育相关的通识选修课,是传播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很好的途径,也是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例如当前的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举办的“善识计划”,就是专门推动慈善通识教育的资助计划。以我的判断,未来慈善通识教育在中国应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CFF:“公益班”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联合开办。近年来,不少基金会在公益慈善学历教育上有着 进一步探索,如“敦和•菡萏计划”和“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您认为基金会在公益人才培养上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杨志伟:基金会或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是未来的趋势,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战略的资助,很多基金会开始关注到慈善教育对慈善行业发展的战略层面的意义,所以愿意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第二,要发挥行业协同的价值,基金会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审定,把行业的声音带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第三,可以用创新治理的方式来实现对教学的支持,把行业的资源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打通,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这三点我觉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第四,透过慈善金融工具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慈善信托等,从而借助金融的工具实现对慈善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觉得未来可以探索的趋势。

 

访谈、整理:王笑菲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M8D2vXXx_OlBEx1s81l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