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下午与12月22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办,敦和基金会“菡萏计划”资助的第5期“项目管理实战工作坊”与第6期“项目诊断与评估工作坊”在木铎楼B309如期举行。这两期工作坊,中心邀请到了上海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理事长、上海公益创业基地顾问兼公益智库专家徐本亮老师担任讲师,为30位公益班的同学进行了共6小时有关项目管理与项目诊断的内容讲解。
使命:组织存在的价值和原因
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徐本亮老师引用了来自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的两段话来告诉社会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何社会组织更需要管理。徐本亮老师告诉我们,对于社会组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使命——这是这个组织存在的价值与原因。因此我们在设计项目时,不能脱离使命,更不能违背使命。
接下来,徐本亮老师将自己做的一个名为“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的项目展示出来,并通过这样一个成功的项目,将如何做好一个项目的设计与筹资用实际案例的方式,清晰明了地将一些系统性的方法告知了学生。
项目目标: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在讲解如何用需求导向与目标导向开发项目前,徐本亮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了公益项目的概念,他认为只有先明确了什么是“公益项目”,才能够基于其特性与作用做出更好的项目设计。而公益项目的管理流程中,无论是哪个阶段,都必须要注意到项目是否有切实贴合“项目目标”而实施。
在项目开发流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需求导向,徐老师认为需求导向是公益项目开发的核心,并且引用了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话来解释需求导向的重要性,“非营利组织需要市场知识,需要制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目标的营销计划,即需要承担起营销责任,需要严肃认真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段话中所提及的“营销”与“客户”则是需求导向设计项目所必须要关注的两个方向。
在简单的讨论后,徐老师为我们梳理了开发项目时需要关注三类客户的不同的需求及关切点,并总结出了选择公益项目的一个“三圈”原则:市场所需、机构所能、同行所弱。同时他也提醒同学们,“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而说到目标导向制定计划时,徐老师则着重强调了“要在计划中让资助方清楚看到你的成果。”、“做公益项目一定要有一种注重成果的心态”,并通过小组分别讨论五个项目的“成果”,帮助我们厘清了“产出”和“成果”的区别。
项目诊断与评估:衡量项目成果必须有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12月22日9点,项目诊断与评估工作坊准时开课。对于公益班的同学而言,知道如何制定项目与执行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学会如何评估项目。徐本亮老师向大家介绍了SMART原则并指出一个好的项目目标必须符合这个原则中的五个特点——简单易懂、结果可测、力所能及、符合利益并有时间的限制。
通过回忆前一天五个小组讨论的项目成果,徐老师分别指出这五个项目适用哪种评估方法进行项目评估。并且就评估方面给出三条个人建议:第一、项目成果是通过服务对象体现的;第二、项目成果要由服务对象的变化和受益来反映;第三、衡量项目成果必须有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紧接着,徐老师让同学们阅览一份项目申请书,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份项目申请书进行评估,指出项目申请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这种实战演练,同学们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知识快速消化,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小伙伴们的感悟
第六届公益班吴特立:两期共计6小时的工作坊使我收获满满,课上徐老师以易于学生吸收的方式讲解了:如何设计一个项目、一个好的项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项目诊断应思考的的五个主要问题等,与此同时为了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徐老师拿出具体的项目案例给同学们分小组讨论。通过这两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公益项目相关的实用方法与实用技巧,感谢老师!
第七届公益版林峻伟:项目是公益组织的核心以及灵魂通过本次工作坊的学习,我们更加清楚认识到项目的管理的重要性。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对项目管理周期中间所需要做的如目标管理以及评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并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计划书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需要在项目的目标设定、项目的预期成果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方面狠下功夫,并且认真做好项目评估的同时需要注重树立营销的意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匹配满足甚至超过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让公益项目做得更好,更为有效!
第八届公益班黄梦琪:参加徐老师的项目工作坊,不仅吸收了有关项目的许多有用的知识,也启发我去思考如何结合实际去把项目做得更好。对于如何开发项目、如何撰写项目计划书、项目开发和制定项目计划时常见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大致归纳为徐老师讲到的“一个项目就针对一个主要客户,解决一个问题,取得一个成果”。在22日的工作坊中,我对于如何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对项目进行诊断、如何正确做好项目预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两期的工作坊,对于如何撰写一份规范的项目计划书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