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举办的公益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文章来源:       时间:2012年12月17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我中心举办的公益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12月11日下午三点,由我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举办的公益学术沙龙于励耘楼A208顺利进行,主讲人为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侯选人沈颂怡老师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黄源老师。教育学院家政系吴波、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秘书芦丽老师、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同学及对公益社团青年成长感兴趣的校内外几十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沙龙。

沙龙开始时首先由我校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主任高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社会调查研究量化和置信两种方法以及自己的看法。

在香港长大的沈颂怡老师用港式普通话,在台上为大家颇有激情的分享了自己回国后15个月对社团活动研究以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引入加拿大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戏剧理论 (Dramaturgy),沈老师的有一句话让同学印象深刻:“社会就是一个舞台,我们就是演员。社团是一个模拟的成人世界,我们如何去定位自己的身份,如何去管理前台后台尤为重要”,这些引发了正身处大学生角色的我们对“参与大学社团这个更高的平台的意义和挑战”的积极思考和讨论。

(应用心理系的系主任高艳老师向大家介绍社会调查研究量化和置信两种方法)

(沈颂怡老师生动的演讲)

接着黄源老师为大家做了《看见/不见,基于广州“|底层研究”项目的碎思》的分享,通过视频穿插讲解形式告诉大家社会上或许我们还看不见的一面:底层社会人和弱势群体。让在象牙塔里的我们看见了被社会忽视,不曾被关注的底层现状。文明的进步在于对待弱者的态度,社会的真实源自底层的声音。会后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在积极的讨论中,我们看见了一群关心社会问题的青年在为之努力。

(黄源老师分享自己的”底层研究”项目)

(沈颂怡老师也参与到提问环节中,并向黄源老师提问.)

(老师合影)

主讲人简介:

沈颂怡

美国弗吉尼亚州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社会及人类学系学士

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硕士

现为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侯选人,研究方向是中国大学生的道德观和公民意识

黄源

兰州大学生物技术学士

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

2010-2012年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资助的“大城市-大挑战:全球变迁的非正式动力”优先项目(SPP 1233) 项目助理

2012年 底层中国田野营(广州) 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