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家论证会在我校举行
6月27日至28日,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家论证会在励耘楼A301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吴忠魁教授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央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民政部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的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金宝城教授主持。
吴忠魁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教育改革,面对社会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呼声,不但要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更要注重创新型与跨界人才培养的探索。公益慈善管理作为国内正在筹建的新兴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上既要遵循课程设计价值维度、知识维度与操作维度的一般规则,同时还要突出跨界学科整合的特殊性,对知识与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合理厘清专业知识模块的边界。希望借助本次专家论证会,进一步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
随后,民政部慈善事业创新和发展理论研究部级重点项目《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课题主持人杨志伟老师介绍了课题的最终成果,就设置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已有基础、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特色等做了汇报陈述,并简要报告了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方法与技术、内在逻辑、课程网络地图以及当前存在的局限性等问题。
与会专家围绕公益慈善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我校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着重指出了专业培养计划中存在的显性和潜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课程结构与课程逻辑、课程名称规范、研究方法课程比重、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修读顺序与衔接、学科前沿性课程的设置、核心能力的提升、实务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