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张媛、王志云、吕基成、易昕: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的未来应该从指间到心间

文章来源: 公益慈善学园      时间:2019年10月10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9月1日,2019珠海慈善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论坛以“互联网时代慈善: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为主题,400余名来自北京、深圳、珠海及澳门等地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研究员及社会组织代表齐聚珠海,围绕互联网时代慈善工具与技术创新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寻找未来大湾区慈善合作与发展之路。本文为您分享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张媛、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志云、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吕基成、灵析CEO易昕四位嘉宾的即兴主旨发言。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张媛

核心观点:大数据工具让我们看得更清,理论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平台工具让我们长得更快

大家好!我是来自阿拉善SEE的张媛,参加了很多场论坛,这个发言形式第一次遇到,需要认真听前面主旨演讲嘉宾发言内容,马上对其内容进行点评和回应。

公益支持平台对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刚查了阿拉善SEE在腾讯公益的数据,我们筹款量达到1.3亿元,捐款人达到400多万人次,对于最初是由企业家发起的基金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阿拉善SEE从非公募转向公募的期间,平台的力量给我们最大的支持,2015年第一年我们参加“99公益日”的时候,筹到400万和1.7万人次的支持,钱不是最重要的,1.7万人次非常让人激动。当时有台湾的企业家会员问我,我们的会员不就两百人吗?怎么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阿拉善SEE通过“99公益日”走到了公众面前,到现在有400万人次,可以看到平台的力量。比如像我们和蚂蚁金服合作的蚂蚁森林,和百度合作的小度农庄,包括灵析在背后做智慧公益支持的平台,都给到阿拉善SEE组织飞跃的发展。

刚才第二位主旨演讲嘉宾是来自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贾晶老师,提到关于行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我在下面翻宣传册也看到了北师大珠海分校的数据,八年时间培育了300多个公益慈善人才,有60%留在相关行业里发展。现在国内基金会达到了7000多家,我们也很高兴阿拉善SEE有两位来自北师珠的学生,都有非常好的素质,希望可以向我们更多地输送人才。包括阿拉善SEE我们自己也成立了学院,希望带动企业家知道如何有效捐款,知道怎么做公益慈善;在国内有很多的商学院、各种大学也开办了慈善公益的课程,让我们吸引到共同价值观的人群支持公益。

第三位主旨演讲嘉宾是来自基金会中心网的程刚老师,感谢受邀成为了基金会中心网的理事,因此我更加深度地了解中心网的工作。刚才有一个数据比我想象的悲观,全国的基金会的平均的透明指数39.51分,满分是100分,连及格都不到。一方面基金会们可能没有特别注意到公开透明的问题;另一方面基金会透明指数没有足够的宣传。

今年基金会中心网开始了“水母行动”,希望帮助中国基金会更加公开透明。刚才看到的数字是基金会打满分的只有225家,占全国7000多家的3%。这个满分的概念是什么?其实只要基金会负责人稍微注意一下公开透明,找到基金会中心网关于FTI指数评比的条款,一一对照,其实拿一百分是件比较基础的事。希望如果大家未来要加入基金会工作的,一定要努力去把基金会透明指数达到100分。

今天基金会中心网为我们带来了大数据工具,国际公益学院为我们带来了理论工具,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给我们带来了平台工具,公益组织都要充分用好。大数据工具可以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清楚;理论工具让我们盘子稳,走得更远;平台性的工具能够让我们长得更快,飞速发展。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志云

核心观点:基金会较少关注和发展自己的核心价值。基金会可以强调工具理性,但根本的核心还是在于坚守价值,把自己的价值进行最大化呈现。

在分享我的观点之前,先说几个数据:2018年全社会的捐赠总额是1128亿,相比2017年有所下降,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普遍感觉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和公益结合地非常热闹,而且也确确实实为行业带来巨大变化,但用数据说话,互联网的捐赠占全社会捐赠总额的比例不到3%。

第二个数据,我们普遍感觉近几年捐赠人次在显著上升,但据统计,全国有过捐赠行为的人占整体人口的比例不到7%;如果去掉20%多的未成年人,这个比例也是低的。

第三个数据,英国的CAF(Charity Aid Foundation)连续多年都在推出“世界慈善捐助指数”,我们国家在2017年的排名是第138位,只比也门高,在全部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二。

以上三个数据带出我今天希望分享给大家的第一个观点是:在慈善公益行业还在起步阶段的当下,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其实可以大有可为;用新技术新工具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例如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公信力建设的基础,而机构有没有为此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就很关键!作为慈善公益组织的管理者,我们自己要有这样的意识,知道怎样借由信息化技术,去提升我们运营的效率,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增加我们的运营透明度,这些基础工作将来会转化成为对资源的吸引力。

第二个观点,今天的论坛主题是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技术是创新的工具还是本体?一定是工具,所以我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站在行业视角,我特别同意窦瑞刚刚刚分享的观点:慈善公益组织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组织社会、重建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除了核心价值,公益组织从业务纬度看,可以具有倡导价值、专业价值、动员价值和资源配置价值。刚刚程刚老师说目前基金会的发展非常趋同,我觉得背后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大家没有深刻分析并深刻地发展自己机构的核心价值。

因此,技术革新也好,工具创新也好,这些都是利器但不是核心,对公益慈善组织而言,最根本的核心还是坚守价值取向,坚守使命愿景,知道怎么利用技术工具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企盼借由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革新,让越来越多生活在中国版图内的人,愿意了解公益、参与公益和支持公益;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推动中国境内用捐助体现支持公益的群体比例,从现在的7%,提高到10%、15%甚至更高!

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吕基成

核心观点:公益创投是很好的创新工具,做好公益创投要关注合作方关系、关注筹款能力、关注能力建设。企业基金会可以撬动专场、产业场景和员工助力公益事业的发展。

大家好!我是吕基成,来自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我听到贾晶老师的发言非常兴奋,因为从您的态度看到了对公益人的坚守和鼓励,非常感谢。

贾晶老师提到一个观点,公益创投是很好的创新工具,这跟我心心相应的。我们基金会做了两个公益创投,第一个叫“新力杯”首届社区基金会公益创投大赛,是针对社区基金会的公益创投。第二个是为江西省社会组织新力公益创投,其主旨是通过创投筛选出好的社区组织的扶贫项目,并通过资助、培育、支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在分享我的观点前,我想先回应我们项目的局限性,我们的创投比较关注于投前,在投后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下面我分享针对公益创投的一些心得。

第一,公益创投要关注合作方关系。第一个是政府、第二个能力建设机构,第三个是媒体,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帮助我们把社会组织、基金会动员起来,第一届的社区基金会创投指导方是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他帮助我们找了五个区级的社管局作为协办方进行上海社区基金会的驱动,在第一届大赛里,我们一共资助了69个社区项目,驱动了上海60%的社区基金会参与,服务人数为23889,达到了达到了很好的效应。第二是能力建设方,我认为公益创投不单单是捐钱,关键的是用能力建设的方式培育他们的发展,所以第一届我们找了筹款人联盟作为我们的能力建设方让社区基金会了解筹款。第三是媒体合作方,因为很多时候社区基金会不被人重视的核心点是不被人知道,不被人认知他们的价值,所以我们引入了很多媒体方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在第一届,通过与《新民晚报》社区版合作,我们出版了社区基金会专刊。

第二,公益创投要关注一个问题,为什么只关注一个问题?像很多的公益创投做的比较泛,没有办法对社区基金会有聚焦性的提高。因此,我们的公益创投是接解决社区基金会筹款难的问题。第一,这个筹款是能够把项目成果聚焦化呈现,社区基金会以前的项目筹款额只有几万块钱,通过我们的项目有十几万的入账,这是非常好的评估指标。第二,筹款能力能反映社区基金会的整体能力,一个社区基金会筹款能力强的话,他的项目设计能力,动员能力,政府关系必然是有的,我们从一个点就可以把社区基金会整体的能力进行综合提升,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的点。第三个核心的关键是要关注支持网络,我们的很多公益项目都把太多的观点聚焦在受益者本身,但其实,让受益者变成弱势群体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在于支持网络比较弱,所以我们关注社会支持网络的搭建。

我们认为社区基金会可以筹到钱的前提是社区要知道他,社会要知道他的价值,我们通过创投筛选出比较的项目,举办了“社区基金会开放日”活动,让全上海的50家基金会走入上海的五大商圈,跟公众面对面进行筹款活动,把学到的筹款能力进行实践,并通过这种方式让全社会公众成为他们支持者。

第三,公益创投要关注能力的建设,这个能力建设不是虚的,很多创投要集中在做培训,我们公益创投引入了跟踪辅导,除了给社区基金会提供两到三天的培训,还有跟踪辅导,我们为每个社区基金会提供了20多个小时的1对1咨询服务,让他们有很好的成长。这是我对贾晶博士的回应。

我对另外两位的观点,关于“企业基金会如何撬动企业的资源助力公益事业的发展”,我认为一个企业有3个层面资源可以撬动,第一个是专长,第二是产业场景,第三是员工。

第一,专长。我们新力公益基金会是由新力地产发起的,我们开发商最擅长的是建设房屋,在惠州,我们开展了针对老旧社区改造的项目,基金会协同企业的设计部、工程部、成本部对老旧社区改造进行图纸设计,施工队监测等,把项目落到实处。

第二,撬动企业的场景。新力地产除了有100个楼盘,还有500个便利店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公众教育的场景,在2018年做了有趣的事,跟壹基金合作,我们把地震模拟车开到南昌,在便利店、幼儿园等进行巡展,让业主,消费者,公众体验地震模拟车,从而提升减防灾意识。

第三,撬动企业志愿者资源。我们在全中国范围内有34个办公室,我们通过建立志愿者分站,由新力公益基金会会对接当地的慈善组织,设计志愿者活动,让我们员工可以参与公益事业。

灵析CEO易昕

 

核心观点: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的未来应该从指间到心间;人才是整个技术创新与工具革新的关键要素。需要用“以人为本”和“人才”推动政策的改变,从公益领域的消费互联网到公益领域的产业互联网。

大家好!我叫易昕,大家喜欢叫我玛丽。七年前我跟同学创立了灵析——在国内服务公益组织最多的团队。为公益组织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就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对以上三位嘉宾的观点,我有三点回应。

第一,面向腾讯公益窦瑞刚老师的发言。我做一点延展,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的未来应该不仅是指尖,而是从指间到心间。刚才顺着志云秘书长说的几个数据,我补充一下2018年国内互联网平台的筹款总额是31.7亿,其中腾讯的筹款额占了一半以上,在17亿左右。相比于2018年全国整体筹款额900亿,占比3.5%。所以,相比互联网热闹度,实际的比例却并不高。

根据披露数据,美国2018年的筹款总额是4277.1亿美金。900亿人民币和美国4277.1亿美金差距还不小,为什么美国的筹款额这么高?去年和今年我们都去了美国参加了相关会议,去探究他们的筹资情况。2019年的非营利技术大会(NTEN),有很多IT公司,包括跨国公司Salesforce、微软等都有参加,在这场大会上,我发现在美国机构在踏实地做精细化捐赠人运营和服务;同时关注信息技术对受益人保护,关注互联网边界和隐私等等?我认为在下一个阶段,我们的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不仅在指间,应该从指间逐步过渡到心间,通过优质的捐赠人服务和受益群体保护,让参与变成社会善意在心间的流动和传递。

第二,面向基金会中心网程刚老师的发言。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是程刚老师提及到基金会需要有政策倡导的使命。这让我联想到前几日看到的新闻,也就是“北京的猪肉涨价了”(笑声)。民间出现了很多段子议论“猪对大家的重要性”。这时商务部站出来作了发言,说到要拨出20亿做相应的补贴还有输出一些储备的冻肉,用于平抑物价,保障老百姓的生活。可见政府调控出手还是很有力度的。灵析的一些客户,用数据调研和分析,也在推动政策倡导。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他们旗下的一个项目叫“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他们用灵析表单收集求助初筛信息。轻松地把各种病症,包括孩子的家庭具体情况,有没有其他的社会保险,家庭的情况都做了一个数据收集,并且可以自动形成相关的数据统计表,通过形成专业的报告,可以为相关部门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回应贾晶老师的发言。技术和工具都需要人去发展和使用,在大湾区的专业慈善教育机构,其实除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在灵析的客户对接人中,有不少都来自这个专业。他们经过了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具备更专业的素养,他们在逐步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他们既是工具的使用者,也是给我们提意见,推动我们改善的人,他们是技术革新的创新推动者。我认为,人才是整个技术创新与工具革新的重中之重。

总结起来:以“人”为本从指间到心间,以“人才”为发展重中之重,用这两个“人”来共同推动政策的改变,推动公益领域从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往期回顾

 
                              

窦瑞刚:互联网公益的本质是以科技向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程刚:国内基金会渐呈同质化发展趋势,差异化思路或是基金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