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刚:中国公益慈善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文章来源: 中心办公室      时间:2018年11月26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20181120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朱健刚教授做客慈善思想荟沙龙,为公益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中国公益慈善十年:回顾与展望”的分享,回顾了近百年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的历程,并对近十年公益慈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深度解读。

 

嘉宾简介

朱健刚,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研究人类学、非营利与公益慈善,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等。发表《行动的力量》、《国与家之间》等多部著作以及多篇论文。主编《中国公益蓝皮书》和《公益研究》杂志,参与创办广东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上海热爱家园志愿者协会、广州公益学院等公益组织。担任民政部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第三部门研究学会(ISTR)理事,广州社会组织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曾是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和富尔布莱特访问学者。

     

过去十年:中国公益慈善的“黄金时代”

2008年至2018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里程碑式的事件和标志性的成果,包括南方雪灾救助、512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壹基金注册、社区基金会兴起、阿拉善SEE发展、《慈善法》颁布实施,等等。它们共同为过去十年赋予了文化的意义。这十年是中国公益慈善的、王小波意义上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主要见证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是社会组织的野蛮生长;第二个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狂飙突进。

在过去十年,我们看到随着市场逐渐从政府体制中剥离出来,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也逐渐地剥离出来;我们也见证了社会组织从过去那种“形同质异”的官办组织,逐渐走向相对自主的民间组织,甚至出现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企业;我们还见证了公益慈善从过去的好人好事和摊派慈善,成为今天同样引领世界的互联网公益以及越来越多的慈善信托。

2018年是这个十年的最后一年,是总结与反思之年。在过去十年,最主要的理论导向是第三部门理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部门的善治框架不但被研究者用来解释这十年的转变,也被实践者直接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动。虽然这个理论在这十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受到广泛的质疑,但我们看到,正是在这样的话语和相关的实践下,我们还是在这十年间见证了一个相对独立、广泛参与和普遍自主的社会在逐渐形成。虽然这离我们理念上的一个成熟而理性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距离,但一个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慈善体制在十年间逐步形成。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过去十年间,我们看到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展示出惊人的活力。政策机会窗口的一再开放,从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到企业家群体的行动者从四面八方涌入,他们各自的行动以及不同的地方实验带来慈善文化框架的再设定,并使得这十年出现所谓现代公益慈善的“涌现”现象。无论是热情投入这个行动的人,还是对此质疑的人,都在帮助着公益慈善在中国的主流化。

未来十年:相信未来和把握机遇

在过去十年,我也在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中看到了类似的过程,即原有计划体制内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逐步脱嵌于计划体制,形成现代公益慈善的运作规则和法治体系,进而与原有体制互动、合作和碰撞,并再嵌入到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

现代化带来的是现代性的公益慈善,但是正如现代化在西方遭受到猛烈的批判一样,现代化及其带来的现代性后果也引起计划思维和传统思维下的人们的焦虑和不安,产生思想的分裂。这就自然引起卷入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们的不同的争论。在过去十年间,存在于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争议,主要有以下这四个:第一,是关于慈善回归民间的争论。第二,公益与慈善是否要区隔和对立?第三,是关于公益市场化的争议。第四,是传统慈善为体,还是传统慈善为用?

对这场沙龙给出了个人的总结,他认为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公益慈善是周期性发展的,而且这个行业永远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公益慈善也和社会变革杂糅在一起,公益慈善的从业人员或许没有这个意识,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改变这个社会,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公益慈善还具有不确定性,即无法把握未来,因为未来是瞬息万变的,没人能够完全地把握未来,我们必须要相信未来。

在最后,朱健刚教授对公益慈善未来十年给出了自己的展望,他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区块链将在未来十年间对公益慈善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机遇,因此,他鼓励公益班的学生们一定要相信未来,要把握好机遇并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来迎接下一个十年。

 

文稿陈诗彤

摄影张良哲 张叶钊